“AI识别的特点是参与人越多、越训练它,识别度就越高。垃圾分类需要大量的图片信息,这需要网友们共同参与进来,多上传垃圾数据,共建一个万物识别的垃圾数据系统回馈给社会。”阿里巴巴志愿者、资深算法专家潘攀说,为了更准确实现AI识别,阿里员工志愿者们还与公益环保组织合作,紧急搭建了首个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库,并鼓励用户共同训练AI,不断提高识别准确度,用技术的方式帮助推进垃圾分类。
据了解,此次上线的手淘AI智能识别(测试版)将根据网友上传的数据信息不断迭代,预计7月底,手淘智能识别将发布更新版本。
除了AI,各类技术上阵帮助用户垃圾分类
除了手淘AI智能识别垃圾功能,为了帮助用户分类垃圾,支付宝、天猫精灵、盒马等均推出了多种功能,用技术方式让垃圾分类不再是难题。
以支付宝为例,6月底推出了多款垃圾分类小程序,4000余种垃圾可以一键查询分类。用户只需在支付宝内搜索“垃圾分类指南”,即可进入小程序,输入需丢弃的垃圾名称,立即获取正确分类结果。另外,也可以搜索“垃圾分类向导”小程序,通过搜索或直接上传垃圾图片的方式,获取分类结果。
“市民垃圾分类热情持续走高,网上各种攻略层出不穷,纸质指南容量有限,市民在实际操作中,还有不少困惑。”“垃圾教授”、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举例,“比如口红要怎么分?小程序就能把这些比较冷门的分类都囊括进去。”他认为,引入互联网技术,是积极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的又一创新举措。
记者还注意到,在“垃圾分类指南”小程序内输入“旧衣服”等可回收物,还可以直接预约上门“收垃圾”,和快递一样方便。“这是支付宝去年上线的垃圾分类回收平台,废旧报纸、纸箱、塑料瓶、碎玻璃等,都可在线下单,免费上门回收。”支付宝工作人员谭薇薇介绍。
目前,支付宝“垃圾分类回收平台”在杭州提供三类上门回收“垃圾”服务:废弃家电回收、旧衣回收、可再生垃圾回收。其中,可再生垃圾回收目前在杭州下城区50多个小区试点,另两类全市覆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杭州日报